- 财务分析的方法
(一)比较分析法
含义 | 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比数据进行对比,找出企业财务状况、经营成果中的差异与问题 |
分类 | (1)趋势分析法:比较的对象是本企业的历史 (2)横向比较法:比较的对象是同类企业 (3)预算差异分析法:比较的对象是预算数据 |
具体运用 | (1)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 ①定基动态比率=(分析期数额/固定基期数额)×100% ②环比动态比率=(分析期数额/前期数额)×100% (2)会计报表的比较 (3)会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 |
应注意的问题 | (1)计算口径必须保持一致 (2)应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,使分析所利用的数据能反映正常的生产经营状况 (3)应运用例外原则对某项有显著变动的指标作重点分析 |
(二)比率分析法
具体运用 | 公式 | 说明 |
构成(结构)比率 | 某个组成部分数值/总体数值×100% | 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,如资产构成比率、负债构成比率;用于考察总体中某个部分的形成和安排是否合理,以便协调各项财务活动。 |
效率比率 | 所得/所费×100% | 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,如成本利润率、营业利润率、资本金利润率;用于进行得失比较,考察经营成果,评价经济效益。 |
相关比率 | 某个项目/另外一个相关项目×100% | 反映有关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,如流动比率、资产负债率;用于考察企业相互关联的业务安排得是否合理,以保障经营活动顺畅进行。 |
应注意的问题 | (1)对比项目的相关性 (2)对比口径的一致性 (3)衡量标准的科学性 |
(三)因素分析法
(1)连环替代法
将各因素替代的顺序改变,则因素的影响程度
也就不同。在考试中一般会给出各因素的分析顺序。
(2)差额分析法
F=A×B×C A因素变动的影响=(A1-A0)×B0×C0 B因素变动的影响=A 1×(B1-B0)×C0 C因素变动的影响=A 1×B1×(C1-C0) 【提示】喜(新)厌(旧)
(3)应注意的问题
①因素分解的关联性(会写出综合指标与因素指标间的关系公式)
②因素替代的顺序性(按提问的顺序)
③顺序替代的连环性(每一次替代均以上一次为基础)
④计算结果的假定性(各因素变动的影响数,会因替代顺序不同而有差别,因而计算结果不免带有假设性)
